剪标不彻底的品牌服装流向市场,谁之过?

导读 海澜之家总部位于江阴市,经常可以看到其广告。 (南方周末记者 封聪颖/图)相关报道详见:《海澜之家存货之谜:代工厂、折扣店、员工都...

海澜之家总部位于江阴市,经常可以看到其广告。 (南方周末记者 封聪颖/图)

相关报道详见:《海澜之家存货之谜:代工厂、折扣店、员工都在卖尾货》

海澜之家代工厂以及下游卖家在销售过程中,几乎都会宣称是“海澜之家剪标”商品。为维护品牌形象,海澜之家进行维权是正当的。

但小卖家姜飞提出,是海澜之家将未彻底剪标的衣服退回给代工厂,再流向市场,不应该追究他的责任。

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东晓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,关键在于当事人能否提供所售服装的合法来源。

怎样才算合法来源?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》第七十九条规定,能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的情形,包括供货清单、货款收据、进货合同、进货发票等。

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王梨华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,当事人要证明涉案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,只要提供与上一手商家的证据资料,例如进货凭证、进货单、网购平台的交易快照、带图的微信聊天记录等。

马东晓也指出,从上述条例规定看,当事人并不需要提供整个销售链条的进货证据。“销售者如果能够证明自己从上家合法取得,原告就应该去起诉上家。”

海澜之家媒体中心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,公司和供货商针对尾货的处理是有相关约定的,其中一条约定就是供应商不能以海澜之家的名义去销售。

姜飞案件中所涉的商标共有8个,但姜飞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,这8个商标印在衣服的主体部分,与衣服形成一体。

王梨华认为,针对保留了衣服主体上的商标的服装,品牌方通常会与代工厂约定在不损害品牌声誉的情况下处理。

如果商标权人同意进行二次销售,他人销售这些未彻底剪标的尾货是合理正常的销售行为,不构成侵权。若商标权人不同意进行剪标商品出售而经销商进行销售的,构成商标侵权或不正当竞争。

马东晓也指出,如商标权人和代工厂之间有关于销售剪标尾货的协议,应当按照协议进行。

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场监督局公开的一起商标侵权案例中,海澜之家出具了允许销售尾货的文件,但明确要求销售尾货时必须通过车缝、印刷等方式消除商品品牌logo,否则不得流入市场。

姜飞说,他的上家没有给他看过相关文件,也没有提醒他应该把上述8个商标遮盖住。那么,当商标权人仅与代工厂签订了有关如何掩盖商标的协议,不了解情况的下家也需遵守这个协议吗?

马东晓认为,如果下家不清楚相关协议,可以认为是不知情的,真正应该追究的是代工厂的责任。

但他指出,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彼此心照不宣的情况。“当服装从业者看到这件衣服被剪标了,应能了解到品牌方是想切断衣服与品牌的关系,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彻底剪标。”

南方周末记者 封聪颖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